1月26日,《中國旅游報》刊發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冰的署名文章《打造精品 推動陜西西線旅游發展》,系統解讀了陜西旅游東西線的發展歷程,特別是以陜旅集團為代表的國有旅游企業和以袁家村為代表的民營旅游企業,持續打造精品項目和精品線路,在西線旅游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共同推動陜西旅游不斷取得重大發展。
在陜西,曾經關中東西線旅游平分秋色,西線旅游乾陵、昭陵、法門寺、九成宮、湯峪、太白山、中國·周原,曾經也很熱鬧。2000年初,東西線旅游接待量基本相同,但隨著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擴大、華清池景區推出長恨歌實景演藝、華山西峰索道建成,東線旅游業態持續豐富,日均游客接待量不斷增加。而西線旅游卻一度不盡如人意,日均游客接待量約為東線接待量的15%。只有重新振奮西線旅游的信心,直追東線,才能把全省旅游推上新臺階。
聚焦西線旅游,以寶雞、咸陽兩地為代表,旅游資源具有自然風光秀美、歷史文化深厚、民俗風情濃郁、工業遺存豐富等特征。從旅游資源數量看,寶雞是周文化發祥地,全市擁有1240處旅游資源,在陜西省內10個地市中旅游資源數量位列第二,僅次于西安。咸陽承載著大秦的強盛,是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則天的埋葬地,境內已發現的文物古跡有5313處,占全省總量的11%。
從資源類型看,自然資源方面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太白山、關山草原、大水川和九龍山景區等;人文歷史方面,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法門寺、乾陵、昭陵、鄭國渠、九成宮、樓觀臺、五丈原、釣魚臺、青銅器博物館等;紅色文化方面,有扶眉戰役紀念館、安吳青訓班紀念館、馬欄革命舊址等;民俗文化方面,有袁家村、馬嵬驛、鳳州古鎮、北郭民俗村、美陽民俗村等。此外,寶雞工業門類豐富,擁有長樂塬、機床廠、和氏乳業、西鳳酒廠、農夫山泉(眉縣)等廠區,為發展工業旅游打下基礎。
發展西線旅游,離不開核心項目塑造,也需要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通過由點到線到面,實現西線旅游高質量發展。以陜西旅游集團為代表的國有旅游企業,以及以袁家村為代表的民營旅游企業,在投資運營西線旅游產業和資源方面均作出積極努力。
在項目打造方面,一是建設絲路歡樂世界,建成西線旅游集散地,昂起西線旅游的龍頭。陜旅集團建成運營的絲路歡樂世界,是集美食、美景、娛樂和文化于一體的主題樂園和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源源不斷吸引著游客前來打卡消費,夯實了西線旅游的起點。二是以文化文物遺產為核心,激活西線旅游厚重文化。由陜旅集團建設的中國·周原景區位于寶雞市岐山縣鳳鳴鎮,是陜西省委、省政府確立的全省30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之一。景區設置歷史古跡參觀、文化創新展示、親子休閑游樂、演藝互動娛樂、特色餐飲體驗等多元業態,有效帶動周邊鄉村旅游發展,已累計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三是以民俗生態為主題,豐富西線旅游內容。位于咸陽禮泉縣的袁家村作為民俗鄉村旅游的發展典型,通過近幾年發展,已打造成為集傳統關中民俗體驗、農副產品加工銷售等項目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為西線旅游開辟了新的業態。
在線路設置方面,2023年以來,寶雞旅游以“看中國 來寶雞”為主題,優化重組,推出了8條精品旅游線路,涉及寶雞40多個休閑旅游精品景點,主題特色突出、休閑功能齊全、發展勢頭強勁。咸陽旅游以“繽紛夏日 暢游咸陽”為主題推出4條精品線路,涵蓋茂陵、昭陵、鄭國渠、袁家村等,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能,促進文旅市場繁榮發展。陜旅集團重點聚焦工業旅游、文物文化遺產、自然風光、科普創想四大方向,全力打造20余條精品旅游線路,打通西線旅游資源壁壘,進一步拓展西線旅游覆蓋面和影響力。
一是工業旅游線。2023年陜旅集團推出涵蓋張裕瑞那城堡酒莊、紅星軟香酥、西鳳酒廠、陜西汽車集團、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等項目的一日游精品線路,通過對工業遺跡、工業場所、工業產品生產過程的參觀,加深游客對工業文化和文明的體驗和感悟,為工業賦予旅游價值,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品牌。
二是文物文化遺產線。
二是文物文化遺產線。常態化開設法門寺、乾陵、茂陵、馬嵬驛、九成宮、雍州古鎮、靈鷲山、中國·周原、扶眉戰役紀念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靈官峽等景區一日游線路,帶領游客感悟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賡續歷史文脈、紅色基因,助力文化傳承。
三是自然風光線。推出太白山、紅河谷、青峰峽、大水川、九龍山、關山草原、黃柏塬、大劍溝等山水體驗、避暑納涼兩日游精品線路,以及秦嶺網紅小火車嶺南公園賞雪一日游賞雪精品線路,受到省內近郊游游客青睞。
四是科普創想和寓教于樂旅游線。開發東莊水利樞紐工程研學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館一日游、紅光溝火箭發動機探秘之旅兩日游及和氏乳業研學游等4條研學線路,加大高素質的研學旅行指導師培養力度,開展多種研學旅行服務活動,在西線打響陜旅集團研學游品牌。
西線旅游各個方面共同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假以時日,陜西旅游必將實現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