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旅游報》刊發了題為《陜西:紅色旅游走“新”又走心》的文章,介紹陜西各地立足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推出眾多產品,重點介紹了陜旅集團旗下金延安景區通過打造紅色演藝、研發文創產品、推出紅色旅游專列和形成特色研學體系等方式,逐步形成集聚效應。文章還同期轉載于中國紅色旅游網微信公眾平臺。
探訪革命舊址,撫今追昔;觀看紅色演藝,身臨其境;參與主題研學,激發斗志……旅游旺季即將來臨,陜西各地立足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推出“旅游+”專列、研學旅游等產品,吸引全國各地游客走進延安、銅川等紅色旅游目的地,汲取精神力量、感受時代變遷。
金延安景區迎來研學熱潮
陜西紅色文化資源稟賦突出,如何讓傳統目的地有新體驗?各地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創新產品。
從革命戰爭年代的“農村楷模”,到新時代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在榆林市綏德縣郝家橋村這個紅色山村里,光榮的革命事跡和老一輩共產黨人求真務實、重視調研的優良傳統,感染著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郝家橋村黨支部書記劉振喜介紹,除了展陳、舊址的參觀,工作人員還將“紅色故事”結合陜北說書、快板、民歌等進行多元化創作,以生動鮮活的形式進行紅色故事展演。
銅川照金的紅色旅游融入時尚元素,讓紅色資源“活起來”“會說話”,受到眾多青少年的喜愛。記者在照金沉浸式紅色科創體驗館看到, 50多名小游客身穿紅軍服,參與紅色革命主題的“密室逃脫”游戲。游戲需要闖過8道關卡,黨史知識是玩轉“密室逃脫”的重要線索。小游客需在一輪輪的密碼破譯過程中,想辦法“突破重圍”。
“通過這樣的體驗可以增強紅色文化對游客特別是青少年的吸引力,激勵大家傳承照金精神。”照金沉浸式紅色科創體驗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密室逃脫”將陳家坡會議、薛家寨保衛戰等照金革命歷史中的重要事件串聯起來,引導青少年賡續紅色血脈。
延安是革命圣地,寶塔山、棗園革命舊址、金延安景區等打造大型紅色沉浸式演藝、研發文創產品、推薦“延安味道”特色小吃,逐步形成了“紅色旅游吸引人、紅色精神感染人、融合產業留住人”的集聚效應。
今年以來,首趟“絲路號”紅色研學專列、首趟“金延安號”紅色旅游專列先后開行,將紅色地標串珠成鏈,讓游客游賞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感受紅色之旅的魅力。
4月10日,載有700余名學生的Y572次“絲路號”研學專列從陜西安康站出發開往延安,開啟為期4天的研學之旅。該專列也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開行的首趟紅色研學列車。
這趟專列集吃、住、行于一體,將實踐、教學相結合,全程配備了經驗豐富的研學老師。在前往延安的途中,老師們利用車廂內的影音設備,帶領同學們唱紅歌、上團課,將車廂變成“移動課堂”,讓同學們“行在腳下、學在途中”。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發揮鐵路資源優勢,根據市場需求開行更多研學專列,助力研學產業發展。
4月22日,2024首趟“金延安號”紅色旅游專列抵達延安,由渭南市臨渭區渭河小學的1300余名師生組成的研學團搭乘此趟專列,開啟兩天一晚的紅色之旅。該旅游專列由陜西中國旅行社與陜西旅游集團延安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推出。
渭河小學校長南玉鳳介紹,此趟專列“一線多點、車隨人走”,不僅能將紅色教育基地連接起來,還可以提升師生出行體驗。
陜西旅游集團延安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國小強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強旅游市場開拓,加大特色產品開發力度,打造“交通+旅游”精品旅游列車新模式,把旅游專列打造成宣傳展示延安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和金延安特色名片的“移動長廊”,讓更多游客走進延安、了解延安。
革命舊址、歷史事件、圖片文獻……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故事,讓陜西紅色之旅“火”了起來,每一條紅色研學線路背后,都蘊藏著一個故事、一種傳承和一份對歷史的致敬。
近日,西安市鐵一中學高一年級學生來到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緬懷革命先輩,接受紅色文化洗禮。該校高一年級主任陳濤認為,獨輪車運糧、搭建“炮架”等沉浸式體驗課程,皆由真實的紅色故事衍生而來,將革命歷史與勞動實踐從課堂搬到現實,可以讓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而將歷史故事和勞動教育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歷史情境。
陜西的紅色研學中,延安是必到之處,寶塔山、棗園革命舊址、金延安景區等更是研學線路中的熱門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金延安景區運用AR等技術手段打破時空界限,復原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延安老街景,多維度展示紅色文化遺產的“花樣場景”,沉浸式體驗吸引了不少青少年打卡。
觀看大型紅色歷史舞臺劇《延安保育院》是最受歡迎的課堂體驗。西安市鐵一中學學生孟美看完演出告訴記者,自己切實感受到了革命先輩“舍小家 為大家”“一心為民”的初心使命,領悟了延安精神的內涵,激發了大家知史愛國的熱情,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近期,金延安景區含“研”量提升,民宿持續爆滿。在專門為青少年研學打造的“依舊民宿”,以青年旅社的形式營造出集體生活氛圍,每個房間內都有多個上下鋪。“學累了,可以在‘依舊民宿’和三五好友感受集體生活的美好。”從青島前來研學的學生王靜說。
“目前,金延安已形成由紅色教育類、勞動教育類、科普實驗類、非遺傳承類4類課程組成的特色研學教育體系,讓學生沉浸式感悟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國小強期待著將來有更多青少年走進延安,追隨紅色歷史足跡,探尋研學樂趣。